戴尔公司(Dell Computer,NASDAQ:DELL,港交所:4332)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朗德罗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戴尔以生产、设计、销售家用以及办公室电脑而闻名,不过它同时也涉足高端电脑市场,生产与销售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网络设备等。戴尔的其他产品还包括了PDA、软件、打印机等电脑周边产品。戴尔的直接商业模式,即去除中间人,直接向客户销售产品,使得公司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为客户提供各种产品,并保证送货上门。此外戴尔公司也确保戴尔的产品还未生产出来就已经售出,即先有订单,之后才按客户要求组装电脑。[1]
1公司简介
戴尔(Dell),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朗德罗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由迈克尔·戴尔于1984年创立。戴尔以生产、设计、销售家用以及办公室电脑而闻名,不过它同时也涉足高端电脑市场,生产与销售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网络设备等。
戴尔公司于1992年进入《财富》杂志500家之列,戴尔因此成为其中年轻的席执行官。
戴尔公司目前名列《财富》杂志500家的第48位位。自1995年起,戴尔公司一直名列《财富》杂志评选的“受仰慕的公司”,2001年排名第10位。2011年上升至第6位。
2013年2月6日,戴尔创始人、董事长兼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与全球技术投资公司银湖(Silver Lake)合作收购戴尔。[2]
2公司理念
激发人类潜能 —— 这是技术的终极意义,也是戴尔所做一切的源动力。戴尔深信,无论普通人、机构,还是社区,只要使用合适的工具,掌握一定的技能,一切皆有可能。
此理念激励着人们、社区乃至全球不断进步。我们的环保行动,带动世界范围内的客户加入环保行列,为资源匮乏的年轻人提供技术、教育和培训,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了解更多关于戴尔作为企业公民所做的努力,和我们一起发现新的更好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3历史发展
1984-1987年 公司诞生迈克尔.戴尔先生在19岁时以1,000美元资金创立了PC有限公司。希望实现设计、制造和销售技术方式的变革。
1988-1991年 上市以及进军全球市场,突破了其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工作,并扩展了其运营和产品组合.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1992-1995年 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戴尔如火箭般的增长速度使它跻身全球五大计算机制造商之列,并把目光锁定于尚未有企业涉足的网络服务器市场。
1996-1999年 制胜全球,引领网络。戴尔迅速扩展了全球运营,公司开始进军在线销售。并为全球电子商务制定了基准。
2000-2004年 扩展到PC以外的其他领域。戴尔是全球一个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并不断发展,推出外围设备产品和适用于数据中心的产品。
2005-2008年 为社交和可持续的业务发展设定基准。戴尔优化其业务策略,来满足客户的端到端IT需求。 与此同时,采用社交网站并提供免费的产品回收服务。
2009年 全新戴尔焕发活力。通过对知识产权和研发的巨额投资,戴尔增强了其解决方案的产品组合和能力。
4客户结盟
用户结盟
"与客户结盟"是直销模式的优势之处。戴尔对客户和竞争对手的看法是:"想着顾客,不要总顾着竞争"。许多公司都太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因而更受牵制,花了太多时间在别人身后努力追赶,却没有时间往前看。在国内的渠道代理群中,过度的竞争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供应商结盟
戴尔电脑还比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更进一步,把"随订随组"的作业效率发挥到供应体系之中。戴尔的直销营运模式让公司更清楚掌握实际销售量,因此,戴尔的存货量维持在八天以下,而Compaq则有多达三星期的存货。戴尔计划与供应商共享这样的优势,也用网络为重要的供应商提供每小时更新的资料。
戴尔与供应商原料进货之间的连结是其成功的关键。这个连结越紧密有效,对公司的反应能力越有好处。产品流通到市场的重要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购买者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价值可以共享。第二,无论是哪一种新产品,能否快速地流通到市场上都攸关公司的生死和市场份额的趋势。戴尔的需求量是由顾客需求而定,前置期通常在5天之内。而其手边的原料只有几天的库存。但通过网络技术与供应商之间保持的完善沟通,始终知道库存情况与补货需求。
戴尔的渠道
千万不要认为戴尔没有"渠道";千万不要认为戴尔重视"渠道"。
对于渠道的发展趋势,戴尔认为,经销商要转变经营模式,变成纯粹的服务提供者。在戴尔看来,既从服务赚钱又想靠硬件销售获利就是"脚踩两只船",这是他不允许的。戴尔的渠道叫做"VAR"(增值服务渠道),主要为戴尔做服务和增值工作。戴尔为用户配置和服务能力相当强,但为什么用户还要请VAR为他们做这项工作呢?因为戴尔深深地相信,VAR做的是戴尔的标准业务中的一部分,他们能用更专业的服务队伍来补充自己在市场覆盖面和服务精力上的缺陷。
“财务欺诈”被罚1亿美元
因公司一名高管利用欺诈性的会计做账方法,使得公司的业绩达到预期目标,戴尔被罚款1亿美元。据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戴尔公司“财务欺诈”的罚款为1亿美元,但戴尔公司的董事长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仅同意支付400万美元的罚款。戴尔公司一直未对SEC的裁定作出接受或拒绝的表示。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戴尔公司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从英特尔公司获得了大量款项,同意在戴尔电脑中只用英特尔提供的芯片。而戴尔公司没有向投资者批露这些特别款项,而把其记作营收。
迈克尔·戴尔与公司的高管把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解释成“成本削减”和“部件成本减少”,但事实上却是英特尔的款项增加了公司的营收,而且戴尔公司为达到预期目标,曾多次向英特尔寻求额外的款项。当后来戴尔公司开始用AMD的芯片时,戴尔公司的营业利润大幅下降,因为英特尔的款项已经中止,故而导致戴尔公司的股价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戴尔公司应用互联网进一步推广其直线订购模式,不断地增强和扩大其竞争优势。戴尔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网站,并在1996年加入了电子商务功能,推动商业向互联网方向发展。接下来的一年,戴尔公司成为一个个在线销售额达到一百万美元的公司。基于微软视窗操作系统,戴尔公司经营着全球规模大的互联网商务网站。
戴尔PowerEdge服务器运作的 网址覆盖86个国家的站点,提供28种语言或方言、29种不同的货币报价,每一个季度有超过10亿人次浏览。
戴尔公司日益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作用贯穿于整个业务之中,包括获取信息、客户支持和客户关系的管理。 在网站上,用户可以对戴尔公司的全系列产品进行评比、配置、并获知相应的报价。用户也可以在线订购,并且随时监测产品制造及送货过程。在valuechain.dell 网站上,戴尔公司和供应商共享包括产品质量和库存清单在内的一整套信息。戴尔公司利用互联网把其业内领先的服务带给广大客户。例如,全球数十万个商业和机构客户通过戴尔公司先进的网站与戴尔公司进行商务往来。
资本流动性、利润率、增长性
经过不断艰苦的努力,戴尔公司保持了增长性、利润率、资本流动性的平衡,为股东带来了高额的回报。戴尔公司在这些领域一直领先于其大的竞争对手。
直线订购模式
戴尔公司于1998年8月把直线订购模式引入中国,在中国区的总部设在福建厦门,厦门区包涵戴尔公司商务机生产工厂和全部电话直销项目。
戴尔(中国)公司(以下简称戴尔)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杭州和深圳设有办事处,并有实力把销售及市场拓展到多个主要城市(例如沈阳、苏州、武汉和西安),以及100多个二线城市和城属区域。
以客户为本的市场战略
戴尔竭诚提供优良的客户服务,并拥有专业的销售及技术支持队伍,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 企业客户:大型及中型公司
全球客户
政府及有关机构
家庭及小型企业
目标市场:电信业
银行业/税务业/金融业
政府
跨国公司
教育/研究机构
戴尔"多元化"模式
据新一期的《Business 2.0》刊登文章指出,以"直销模式"创造个人电脑销售神话的戴尔电脑公司又让业界为之一震,在预见到个人电脑产业已渐趋饱和的情况下,戴尔公司开始打造其更加大胆、更加富有扩张意味的"多元模式",进军几乎所有的硬件产品领域。戴尔的新模式能否再次获得成功?许多人都在期待着答案。
迈克尔-戴尔是个人电脑业的一个神话,他所倡导的"直销模式"不仅彻底改变了一个 产业的格局,而且还缔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戴尔公司提倡的"市场导向"营销理念已经被业界广泛认同,其经营模式已被许多公司引为经典。戴尔公司看起来更象是个高效率的装配厂:来自英特尔公司的芯片以及韩国和台湾的外围设备随处可见,工人们三五分钟就可以组装出一台崭新的电脑,这些电脑有秩序地通过送货商直接发送到终用户手中,其效率之高让人为之惊叹,也让业界同行无不相形见绌!
尽管如此,戴尔电脑公司还是碰到了一个成熟企业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让公司百尺竿头,更上一步,继续维持高效率、高效益的高速成长?显然,已有的经营模式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不可能再成为戴尔公司的成长源泉,出路只能是向其它产业扩张。正是预见到了这一点,戴尔公司在业界普遍观望的形势下,又先人一步,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这也是戴尔电脑公司继"直销模式"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多元化模式"。然而,戴尔的新尝试能否获得成功吗?
在推出"多元化模式"概念时,戴尔公司的CEO迈克尔-戴尔就形象地把戴尔公司比作是计算机硬件产业里的"沃尔玛",言下之意,戴尔要向硬件超市发展,把公司打造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硬件王国,而不是仅限于个人电脑领域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戴尔公司开始有计划地向其它硬件产业渗透:网络交换设备、打印机、数码产品、点钞机等等等等,几乎你能想到的与计算机有所关联的硬件产品,都成了戴尔公司的扩张对象。
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是,戴尔公司已有的成功并不能保证它在这些新涉足的领域里继续获得成功,也许在某些个相关产品领域,戴尔公司的模式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大部分新涉足的领域里,戴尔公司完全是个"新人",这无疑会给戴尔公司的扩张之路带来严重的阻力。虽然股东们对戴尔公司的发展前景抱有极大的期望,但这些新领域能否象预期的那样给股东们带来丰厚的回报,这一点甚至连戴尔本人也无法确定。
随着戴尔扩张步伐的加快,公司的竞争对手也不断增加,但是已不是哪些公司想要和戴尔竞争,而是戴尔想和每个公司竞争。对此,IBM和惠普等老牌强敌不约而同地对戴尔公司发出了警告,他们都认为这种盲目扩张的结果不仅会使戴尔丧失已有的竞争优势,而且还会导致产业空心化,使戴尔公司成为一个没有主业也没有核心竞争的公司。然而戴尔公司对此类批评却不屑一顾,戴尔表示,"一个企业重要的事情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有简单、有效的模式。不管你经营什么产业,这些基本道理都是一样的。"
中国客户
中国客户中心
中国客户中心(CCC)于1998年8月在租来的厂房里开始运营,并于2000年11月迁入永久性厂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机场附近的新的中国客户中心占地总面积为350,000平方英尺,服务器日产量是原有客户服务中心的2倍,笔记本和台式机的日产量是原有客户服务中心的3倍。于2001年3月获得ISO9001(2000版)和ISO14001认证。2002年9月,它成为了戴尔全球个获得OHSAS18001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认证的的工厂。
为中国用户提供综合销售和生产设施,包括全方位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现有员工超过2,000人。
中国设计中心
2000年7月戴尔开始了计算机相关设计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包括新的系统平台、外围设备、软件和服务产品的研制,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要和市场要求。2002年7月,戴尔中国设计中心(CDC)落户上海,支持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领先技术,加强了戴尔台式机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
戴尔国际服务(中国)中心
戴尔2002年10月宣布在中国大连开设戴尔国际服务(中国)中心,以支持在日本市场的后台运营,提高客户服务的功效,从而有力推动戴尔在日本市场业务的迅速增长。该中心于2002年底投入运营。
戴尔国际服务(中国)中心主要承担戴尔(日本)公司的重要内部运营任务,包括帐目清算、信息系统相关工作,以及各种销售和客服支持工作。
全球采购据点
在香港、上海、深圳和台湾建立了国际采购网点,以加强与供应商在中国的伙伴关系,提高戴尔在全球的采购效率。戴尔在中国采购大量零部件,包括附件、光驱、印刷电路板、软驱、显示器、扬声器、键盘、鼠标和输入输出设备。2003年采购量约为80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