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缝隙,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制造业才能看到希望
提起国产产品,人们或许会想起“神舟”上天、“蛟龙”入海,也可能联想到水龙头漏水、圆珠笔漏油……的确,中国制造客观上存在着大而不强、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但究其底,仍缘于人才不强。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补齐这一短板。
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面对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作出顶层设计。此次发布的指南,可说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一揽子专项规划的“人才篇”,也是系列规划指南的收官之作。该指南提出7部分重点任务、聚焦5项重点人才工程,致力于构建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无疑将为中国制造由大转强激发新的动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于制造业而言,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也是人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现实中,初级工多、高级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型技工多、复合型技工少,短训速成的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一些绝活绝技甚至出现断档。在一些精密制造领域,尤其缺乏能在牛皮纸厚的钢板上搞焊接、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1/50这样的大国工匠。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压力山大,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
如何让广大蓝领队伍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怎样从源头上提升制造业人才的素养?这亟待我们重新审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含金量,系统改进教学、实习等环节,焊接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缝隙。从实践层面出发,企业已经采用技术“5.0”版,可很多学校还围着“1.0”版转圈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对上人才市场的接口?打破适销不对路的窘境,就需要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产教深度融合、学生真枪实练,最终让“学得好”和“用得上”无缝衔接。
也应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导致行业吸引力不强。一方面,普通大学虽然门庭若市,但不少“文秀才”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校虽然培养了不少学生,但人才结构失衡,不少企业招不到需要的“武状元”。一位企业家从德国访问归来后感慨:“市长邀请参加的活动,大牌技工坐头把交椅,董事长排在技工之后。”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水平高于公务员、大学教授。事实证明,只有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制造业中来,制造业才能看到希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上世纪90年代,我国火箭技术已居世界一流,但却历经几次发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火箭发动机的焊接点质量不过关。目前,“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已全面转入实施阶段。以时不我待的姿态抓好规划落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制造的名片必将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