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更是提出把高端制造业留在本土,不仅要在本土发明下一代制造业技术,而且要在本土生产,保持高端科技产品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全球制造业特别是我国制造业形成强势挑战。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制造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深层次问题则是创新不足。而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过去我国制造业发展以引进技术设备为主,对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因而在制造上下功夫多,在创新上花精力少。面对激烈的国际制造业竞争,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既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基础,又考虑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不足的现实,考虑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制约我国制造业引进国外技术的挑战,确立制造业发展“在哪里制造就在哪里发明创新”的新思路,鼓励制造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发明创新上。 确立“在哪里制造就在哪里发明创新”的新思路,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有助于扭转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的跟进型发展路径,从而有效应对国际制造业竞争新形势,开辟我国制造业发展直接的技术源头,并以转型升级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当然,“在哪里制造就在哪里发明创新”并不排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发明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实现“在哪里制造就在哪里发明创新”,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盯住制造需求开展发明创新。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存量大、生产能力强,去产量,就会去生产力;不去产量,就会生产过剩。破解这一两难问题,需要让创新盯住制造、让制造盯住市场需求,使以创新为依托的制造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路径。 围绕突破技术瓶颈开展发明创新。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数据战略资产、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网络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而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此外,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我们在能源开发和使用技术上实现突破。因此,应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既注重新能源新开发,也注重传统能源的新使用。围绕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减少能耗、降低污染,加强制造业技术流程创新。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提升传统制造业;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营造鼓励发明创新的环境。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释放企业发展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加强包括产业政策、创新政策、财税政策等在内的国家政策战略性支撑,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对国际前沿的制造业,未来市场空间大的制造业,产业关联性强、引领性大的产业或主要产品,可由政府支持建立技术创新平台,集中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打造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
|||
|
|
||